韋竹的B2B行銷觀察
0
  • 登入
  • 關於我
  • 部落格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註冊
  • 登入
  • 0
韋竹的B2B行銷觀察
  • 關於我
  • 部落格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B2B業務 (31)
    • 領英操作技巧 (10)
  • 商業簡報 (3)
  • OGSM (5)
  • 親子家庭 (8)
  • 官網行銷 (8)
美國 (1) 官網行銷 (2) SEO (3) 美國運通 (2) 管理 (1) OGSM (1) B2B (3) 領英 (0) LinkedIn (8) 出國旅遊 (9) 旅遊 (1) 外銷業務 (8) email (2) 商務信件 (2) appscript (1) ai (3)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外銷業務必看:三大方法教你判斷國外展覽值不值得參加

外銷業務必看:三大方法教你判斷國外展覽值不值得參加

2025 Sep 23 B2B業務 領英操作技巧

參展,對於做外銷的業務來說,絕對是一個「大決定」。
因為參展費用可不是小數字:攤位租金、設計裝潢、樣品運輸、機票住宿,再加上業務與同仁的時間成本,動輒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選對展覽,就能打開市場、收回投資;但如果選錯展覽,等於資源全數浪費。
我們公司這些年跑了不少國際展覽,也曾被主辦單位或推銷商說服,久而久之,我摸索出一套判斷準則。今天就分享三個最實用的方法,幫助外銷業務在決定要不要參展時,有更清楚的依據。
 

方法一:親自走一趟現場

再漂亮的簡介或再誇大的數據,都比不上「親眼所見」。
如果你真的認真想經營某個市場,那麼買張機票、親自去看展,是最直接的方式。

到現場要觀察什麼呢?
  • 人潮數量:展場空空蕩蕩,還是人潮洶湧?
  • 觀眾質量:走道上的人潮要看,攤位裡面聊天的人也要看?是商務洽談多?還是參展商自己聊天多?
  • 攤位分佈:同產業的大廠有沒有來?供應鏈的上下游有沒有來?
舉例來說,我曾去過某個號稱「大型建築展」的活動,結果走進去人潮稀少場地還有空攤位,有參展的廠商類別很雜,這就足以判斷這個展對我們的外銷業務沒有太大價值。
 

方法二:觀察主要競爭對手是否參展


另一個快速又有效的指標,就是看你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否有參展,而且僅量要選大自己很多且比較有預算的競品公司。

原因很簡單:大廠花錢參展之前,一定做過充分的市場調查。如果連他們都缺席,那十之八九代表這個展覽不符合產業需求。

以我們的產業為例,主要競爭對手是 Assa Abloy、Dormakaba、Allegions,這三家都是美國前三大的建築五金廠商,假如他們沒有出現在某個展會,那麼就算主辦單位把這個展吹得天花亂墜,我也會馬上提高警覺,避免把預算投入在錯誤的地方。

單純看該展覽有幾個攤位並不壹定準確,美國市場大,很多區域性以州為單位的小展,攤位數量也許只有50家以內,但仍然相當具有商業價值,所以單純看參展家數不容易判斷。

 

方法三:追蹤競爭者或是產業上下游業務的 LinkedIn


這幾年,我發現 LinkedIn 幾乎成了最便宜也最透明的「展覽情報庫」。

許多歐美業務到展場找客戶,習慣會在 LinkedIn 上傳合照、攤位照片,甚至短影音。這些動態對你來說,就是公開的市場情報。

透過這些貼文,你可以觀察到:
這些專業業務正在拜訪哪些展?
他們和什麼樣的客戶合照?
哪些產品在市場上被特別 spotlight?
這種「數位足跡」比官方數據還更即時。即使你沒有花錢參展,也能先藉由 LinkedIn 判斷這個展是否有價值,甚至提早嗅到市場趨勢。這就是所謂的「影音行銷副作用」——別人為了曝光而 po 文,但你卻能因此得到寶貴的情報。

以下圖為例,David Furcayg 是美國 Security Indsutry 裡面非常會經營個人Linkedin的Sales Rep,他就常常分享自己到處去看展的紀錄,如果跟他同產業,追著他的領英頁面跑準沒錯。

🧑‍💼 常見問題

Q1:美國參展的攤位費用大概多少?
A1:大多數的展以一格 10 x 10 為攤位大小,空位價格從 USD$1,500 - USD$5,000 不等。

Q2:台灣補助常常要國際展,美國的區域州展會符合嗎?
A2:美國本伸因為內需市場很大,大多數的展都是「美國展」,比較不會是具有多國人參加的「國際展」,因此美國的區域州展要達到台灣政府的參展補助相對不容易。

Q3:住宿費要多少?
A3:通常辦展的主辦方都會有簽約飯店,價格一定會有折扣也離展場很近,但如果真的要省錢,還是要往外開15-20分鐘的商務飯店價格CP值會最好。

Q4:參展品要如何運送?
A4:美國很多地區都有工會集結,參展品如何要靠參展商進出都運費&處理費用都非常昂貴,最節省的方法就是自行手提或是使用UPS/Fedex寄送到飯店,再手提進入會場佈置最能省錢。
 

⏳ 總結

參展是一門投資學問。展覽很多,預算有限,怎麼把資源放在最有價值的地方,才是真正影響外銷成敗的關鍵。

多年來,我總結的三大判斷方法是:
親自走一趟現場
觀察主要競爭對手
追蹤產業內業務的 LinkedIn

這三個方法,讓我們公司避免了不少冤枉路,也確保投入的每一分錢都有機會帶來回報。
那麼,你們公司在選展時,最重視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讓更多做海外業務的人少走一點冤枉路。
 

👫 其他相關外銷業務文章推薦

 

 

作者介紹:
我是陳韋竹Betty,我的專業是B2B外銷業務,協助公司將品牌邁向國際舞台
💵 官網 SEO 從 0 到破億
🇺🇸 用領英 LinkedIn 做外銷
🎯 以 OGSM 讓業務部門動起來
歡迎追蹤我的臉書或是在文章下方留言跟我互動,如果你有想看的主題,請讓我知道,讓我有更多創作的動力。
  • LinkedIn
  • 外銷業務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開發信怎麼寫?跟SEO大神 Neil Patel 學寫業務發開信

現在AI工具超方便,各式各樣的工具都可以幫你寫出一篇看起來很有樣子的開發信,不過這些AI開發信你自己真的有從頭到尾看完過嗎? 不如跟著行銷大神Neil Patel一起學寫有效的的開發信吧!這位SEO行銷大師到底怎麼寫開發信呢?分享我的觀察。

  • 2025 Mar 13

Linkedin使用心得: 每日更新不再困難(下集)

在LinkedIn的經營中,除了建立個人品牌,也要巧妙地融入公司產品的推廣,並分享業界的展覽資訊來展示專業性。透過不定期發表專業內容與分享好友文章,可以加強互動,建立更緊密的人脈關係。同時,分享非競爭者的產品資訊,能擴大內容多樣性,並提高你的平台影響力。這些策略能幫助你持續更新LinkedIn,保持專業形象並擴展人脈。

  • 2024 Oct 07

外國朋友來來台灣如何選餐廳?避開這5個雷區!

  • 2024 Oct 09

業務進修課推薦:三位頂尖老師帶我成為更好的業務主管

在過去三年中,參加了幾位頂尖講師的業務進修課程,對我的職業生涯帶來了巨大幫助。張敏敏老師的OGSM工具幫助我們部門凝聚共識,王永福老師教會了如何製作高效的商業簡報,而蘇書平老師的LinkedIn經營課則讓我在國際市場上如魚得水。這些課程不僅提升了我的業務能力,也讓我在國際業務的道路上更加自信。

  • 2024 Sep 28

別只用LinkedIn找工作!學會這招,讓B2B外銷業務直接升級

  • 2025 Apr 27

大學生看了就會的內部連結實戰技巧:官網SEO優化的第一步

內部和外部連結看似小細節,但對SEO優化卻至關重要。選擇關鍵字作為內部連結、合理控制內部連結數量、在結尾加上boilerplate段落以及將外部連結設置為新視窗開啟,都是提升網站品質的基本功。只要打好這些基礎,SEO效果才會更加顯著。踏實做好每一個細節,網站才能真正蓄積流量,實現長期穩定的成長。

  • 2024 Nov 02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韋竹的B2B行銷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