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GSM表格不是重點!學會這套管理思維,讓溝通更精準
2025 Feb 01 OGSM
OGSM是一個管理工具,呈現出來的產出是一份表格,看過書學過OGSM的概念之後,要把一張表格填滿不是問題,但更能幫助我們日常管理的是,理解它的思考邏輯,當你能把 OGSM 的邏輯內化,將會發現,它不只是個管理工具,更是一種溝通、思考的方式,讓我來分享一個親身經歷的管理故事。
有一陣子,公司訂單突然暴增,生產線急需大量作業員,人資部門全體總動員;但工廠的人資在斗六,我人在台北,每天視訊會議開了又開,進度卻不如預期,心裡越來越不安,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卻又說不出來,我開始試著用「OGSM的邏輯」來跟同事聊聊,試圖釐清我們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看看能否透過重新定義目標來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不寫OGSM表格,先釐清我們的對話
會議剛開始,我就問:「妳覺得公司目前的目標是什麼?」
A 說:「就是有人就好!」
我轉頭問 B:「那你呢?」
B 想了想:「應該是先有人,才有產出,才能解決產能不足、貨出不去的問題。」
我笑了笑,說:「所以,你們的共識是『有人就好』對嗎?」
A & B 點頭:「對啊!公司現在不是很缺人嗎?」
問對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我沉默了一下,然後說:「先跟你們道歉,這是我的問題,身為主管,沒有把公司的目標說清楚。我們再想想,現在公司最重要的事到底是什麼?」
A & B 互看了一下。
我接著說:「最重要的事,不是『找人』,而是『增加產量』。這兩件事有什麼不同呢?你們覺得,找任何人都可以增加產量嗎?」
A:「好像不是。」
B:「對耶,之前有請過視力不太好的媽媽,結果做了一堆不良品,還被包裝組罵死了。」
我點點頭:「沒錯。我們確實需要作業員,但不是『有人就好』,而是『能幫助提升產量的人』。如果找來的人反而讓不良品變多,產量不升反降,這樣不是更糟嗎?」
這時候,A & B 的表情變了,顯然開始思考該怎麼調整人員篩選條件。
OGSM怎麼寫
OGSM範例
OGSM 不只是表格,是一種思考方式
後來,兩位同事在我沒有要求的情況下,自己整理會議重點,發送會議紀錄給其他單位主管,讓大家對「請人的共識與條件」再確認。,有趣的是,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並沒有打開任何一張 OGSM 表格,但我在溝通的過程中,確確實實用到了OGSM的邏輯。
我用 OGSM 的結構來溝通,讓大家重新釐清「我們的目標是什麼(G)」,「我們的策略應該怎麼調整(S)」,最後才談到具體的行動(M )。 學 OGSM絕對不是只是想辦法把表格填滿,更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思考方式,四個英文字母互相前前後後的串連,當你能把 OGSM 的邏輯內化,你將會發現,它不只是個管理工具,更是一種溝通、思考的方式。
先有辦法說服自己,再說服別人,這是 OGSM 與其他管理工具最不同的地方。
我是陳韋竹Betty,我的專業是B2B外銷業務,協助公司將品牌邁向國際舞台
💵 官網 SEO 從 0 到破億
🇺🇸 用領英 LinkedIn 做外銷
🎯 以 OGSM 讓業務部門動起來
歡迎追蹤我的臉書或是在文章下方留言跟我互動,如果你有想看的主題,請讓我知道,讓我有更多創作的動力。